生壽山頭立,死似亂石崩。千年過客多少,情分亂如風。
黃鶴樓臺依舊,遍待飄雲千載,夕照映悲瞳。癡夢人長醉,一酒酹悲鳴。
晝愚待,昏輾轉,對行空。人生苦樂,明月笑我自多情。
滾水長江難盡,伏望天慈延壽,羨煞月無終。哀嘆心如的,無語對蒼穹。
卻說萬物皆由無中生有而得。俄頃間,物又再度復始、有中化無。命真如火燒之船,隨著歲月年華流逝而灰飛殆盡,終無屑影。多少過客空來空去又一回?故言:「生,往死者。死,往生者。」
生死如車輪,一圈又一圈。人情如囊物,易得亦易失。今世之情來生難續,縱使前世有約,可天地不仁,難順人意而行,也許此情一去將永遠烙印在三生石臺上的歷史邊緣,難再現於今朝。
命亦如疾風惟即氣斷須臾,生之源乃吸之始也,亡之盡乃氣之斷也,故古人感嘆道:「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乃合理乎!畢竟千年多少過客也感嘆過生死?欲想奪得龍骨鳳羽等使其身長生不老簡直是荒談,猶如「皎皎如月,何時可掇」那般的妄想,遂不知天高月遠,如此寸短之手豈可妄乎取之?
如今不知經過了多少朝代,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至「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若追本溯源,大道本是由 伏羲傳至人間,接著 女媧接任,再者 炎帝,後者 黃帝,承于 顓頊、 帝嚳、 唐堯、 虞舜、 夏禹,至於夏啟便有些變了樣,由公天下之禪讓轉變為家天下之繼位,是故小康之始,至此後大同便不再復返。
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遷夏社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
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最長久 周轍東 王綱墮 逞干戈 尚遊說
始春秋 終戰國 五霸強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傳二世 楚漢爭
高祖興 漢業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興 為東漢 四百年 終於獻
魏蜀吳 爭漢鼎 號三國 迄兩晉 宋齊繼 梁陳承 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東西 宇文周 與高齊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緒
唐高祖 起義師 除隋亂 創國基 二十傳 三百載 梁滅之 國乃改
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炎宋興 受周禪 十八傳 南北混
話說至今離 公孫黃帝的年代已有四千餘年矣!可曉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興則衰,衰則更,更則興。此三者,如日月輪替。
以夏商周三朝便可舉證, 夏禹、 商湯和 周武,如此聖者所創之國基,最終卻毀於晚生一旦,故演義說之有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以為證,亂世爭鋒之期,一時多少豪傑?多少忠臣?多少智者?故 老君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忽又得云:「綱常錯敗,有聖賢。」
聖賢終究是人,仍逃不了天之罰、地之贓。瞧瞧古今外誰可逆天?縱使聖賢皆不識,生死冊上永清明。該往則往,該去則去。
故詩曰:
桃花開于庭院外,滿城花色河清明。千年萬載黃沙沉,乃論奇景聖人生。
山河依舊夕陽紅,木林永在鳥幽鳴。古今聖賢多少在?唯見江上一孤翁。
上一篇:【章回】《孤君》 引首一、蒼龍震土天威動,渾沌煞氣致山洪
下一篇:【章回】《孤君》 第一回、若家太傅有一女,指腹為婚見夫婿